6月29日晚,大灣區(qū)電影音樂晚會如期舉行。毫不夸張地說,這應(yīng)該是今年陣容最豪華的盛典了。
(資料圖)
當74歲的徐小鳳一出場,全場都沸騰了。
徐小鳳一出場,成龍都秒變迷弟 圖片來源:香港電影吧
1989年的春晚上,徐小鳳以一首《明月千里寄相思》和《心戀》驚艷九州。
仿佛天鵝絨一般華貴的聲線,醇厚深情、珠圓玉潤,如水銀泄地,似朗月高懸,聽后仿佛令人誤入桃花源,沉醉不已。
但那年的大陸春晚,徐小鳳并未親臨現(xiàn)場:“我正在香港舉辦演唱會,等到我辦完演唱會,春晚也結(jié)束了。所以我們就想出一個辦法,錄影,再把錄像帶拿過來?!?/p>
她是迄今為止,唯一一個沒到現(xiàn)場的春晚演員。
央視春晚只為她一人如此破例,足以說明徐小鳳的分量。
但對于這位殿堂級的歌手來說,她值得這樣的“破例”。
看一組關(guān)于她的幾個演藝紀錄,就能管中窺豹,知道一代傳奇背后的答案。
1、早在1984年,香港十大勁歌金曲舉辦頒獎典禮時,其他歌手還在爭奪十大勁歌獎,她就已經(jīng)問鼎代表最高成就的“勁歌金曲榮譽大獎”了。
2、1992年,在容納12500名觀眾的香港紅磡體育館連開43場演唱會,這樣的記錄至今沒有人能打破。
3、2014年,65歲的她在香港連開8場演唱會,兩任香港特首前去捧場,足見她的影響力有多大。
半個世紀的江山代謝,風(fēng)流云散,她仍是香港歌壇華蓋蓊郁的“常青樹”。
1949年,徐小鳳出生于湖北武漢,兩歲時隨父母移居香港。
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讓少時的她見識了繁華阜盛,也體會到了居大不易的生之艱難。
身為家中長女,因為家境貧寒,徐小鳳讀到中學(xué)二年級即輟學(xué),幫助父母打理食品生意,同時還要照顧五個弟弟妹妹。
但她一直喜歡唱歌,唯有在歌聲中,才能讓她從現(xiàn)實的羈絆中暫得脫身,宛如云雀在空中翩躚。
因此,成為歌手,對她來說,一直是她的一個夢。
1965年,16歲的徐小鳳在同學(xué)的慫恿下,偷偷和她們報名參加了一個叫做“香港之鶯”的唱歌比賽。
結(jié)果,兩位同學(xué)落選,徐小鳳卻憑借白光的《戀之火》脫穎而出,勇奪冠軍。
她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個流光溢彩的夜晚,生平第一次站在偌大的舞臺上,剛開口唱第一句,全場都立時安靜下來。
當她尾音剛落,頓時掌聲四起,幾乎把她的致謝之聲都淹沒了。
初試鶯啼,便技驚四座,徐小鳳被當時的媒體譽為“香港之鶯”。
但由于保守的父母一直認為歌手須拋頭露面,因此強烈反對她從事演藝事業(yè)。
當她終于說服父母允許她唱歌,已經(jīng)是三年后。
由于錯失了發(fā)展的最佳時機和舞臺,她的身影開始出現(xiàn)在旺角的花都,尖沙咀的首都、海城等夜總會。
為讓自己看上去成熟一點,徐小鳳從18歲就開始盤頭。同時為了多掙一點錢貼補家用,她曾創(chuàng)下從14點到第二天凌晨4點跑13個場子的紀錄。
最初,她低回沉郁的聲線并不被看好,很多家夜總會都不愿意請她,漸漸地,她富于磁性、獨具魅力的歌聲開始被更多人賞識。每天在夜總會,都會有一班忠實的粉絲為其捧場。
1968年底,徐小鳳遠赴吉隆坡,首次灌錄她的個人唱片,從此正式踏入歌壇。
1978年,徐小鳳以一首由顧嘉輝作曲、黃霑作詞的《大亨》贏得滿堂彩,周星馳電影里面 經(jīng)常說的臺詞“ 何必呢 ,何必呢” 就是來自這首歌。
同年,徐小鳳簽約新力唱片后的第一張專輯便奪得了白金銷量,她的首張粵語唱片《風(fēng)雨同路》風(fēng)靡全國。
她演唱的國語歌《賣湯圓》更是以歡快的曲調(diào)唱到街聞巷知。
1983年,徐小鳳在伊麗莎白體育館舉辦第一次演唱會,一連四場,場場爆滿。
她在演唱會上唱的《勇敢的中國人》更是激發(fā)了嘉賓和聽眾對于回歸祖國的渴望。
1984年的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,群星閃爍,當眾多實力選手在為“十大勁歌獎”掀起漫天的風(fēng)沙時,徐小鳳已眾望所歸,獲得了最高榮譽大獎,成為該獎項第一位獲獎?wù)摺?/p>
徐小鳳(右)與梅艷芳
4年后,在金獎唱片頒獎典禮上,她和梅艷芳、陳百強各獲3張白金唱片,看似平分秋色,但在梅艷芳的眼里,徐小鳳是自己高山仰止的偶像。
1990年,徐小鳳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大獎“金針獎”,是該獎項第一位獲獎女歌手。
1989年在第12屆十大中文金曲獎頒獎禮上獲得金針獎
從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早期,她先后灌錄過數(shù)十張白金唱片,曾經(jīng)在1年內(nèi)出版7張唱片,所灌錄歌曲的長度,足夠供應(yīng)電臺連續(xù)播放3日3夜。
徐小鳳以《風(fēng)雨同路》《順流逆流》《風(fēng)的季節(jié)》《南屏晚鐘》《花好月圓》等一首首經(jīng)典佳作獨步香港流行歌壇,也成為粵語流行音樂的代表人物。
當時,徐小鳳與鄧麗君齊名,雙姝并耀,被稱為“臺灣有鄧麗君,香港有徐小鳳”。
1992年,擔任亞洲小姐競選決賽的表演嘉賓,和鄧麗君同臺演唱歌曲《戲鳳》,右為徐小鳳
徐小鳳的歌曲既不乏流行時尚元素,又深具傳統(tǒng)文化的蘊藉之美,因此她的歌迷遍布各個階層,老少咸宜,雅俗共賞。
有人說,徐小鳳就是一本完整的香港流行音樂史。
可是,1995年,在舉辦了15場演唱會后,徐小鳳卻在歌壇銷聲匿跡了,對此,她的解釋是:“我沒有想過退休,只是我太懶,休息了一長段時間。”
那段時間,她洗凈鉛華,從一個巨星的身份轉(zhuǎn)換為一個尋常的普通人,和三五好友不時小聚,打打麻將,喝喝茶,去充分感受奔波了近30年,未能充分體會到的人間煙火。
2002年,羅文病危的消息傳來,她黯然神傷,作為差不多同一期的歌者,他們共同見證了香港歌壇一個時代的璀璨,也目睹了它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落。
臨近午夜,噩耗傳來。她做了一個自己至今都沒想明白的動作——打開冰箱門擰開花生醬瓶蓋,狠狠地吃了一大口。
“我后來在想,也許那是為了告訴自己,人生在世,不要讓自己那么辛苦了,及時享受吧?!?/p>
張國榮與徐小鳳
羅文、張國榮、梅艷芳……隨著香港歌壇巨星的相繼隕落,那段時間,徐小鳳很少再出現(xiàn)在公眾場合。
“有段時間,我確實因為他們的離開而唱不出,當時根本不肯相信,包括鄧麗君的離開,到現(xiàn)在我都不肯相信。但現(xiàn)在想清楚了,他們沒有唱完的,我就繼續(xù)替他們唱下去。”
“舞榭歌臺,風(fēng)流總被雨打風(fēng)吹去?!钡粋€時代的根脈、情懷不能斷,只要還能唱,她便愿意一直做那束不肯熄滅的光。
2005年6月下旬,在香港青山道一間不足30尺的舊鞋翻新小店里,一雙5寸的高跟鞋被修補一新,一位女士付了30港幣。
修鞋師傅怎么也想不到,一個月后,這雙高跟鞋將在紅磡體育館的舞臺上,熠熠閃亮。
它再度款款走來,與12000名香港市民重逢,而它的主人就是徐小鳳。
當闊別歌壇十余載的小鳳姐身著一襲曳地的長裙,重新踏上香港紅館的舞臺,當山呼海嘯的掌聲此起彼伏,當大家齊聲呼喚著她的名字的時候,她淚光盈睫,頻頻鞠躬致謝。
尤其是唱到那首經(jīng)典老歌《順流逆流》時,一向臺風(fēng)穩(wěn)健的徐小鳳淚流滿面:
不知道在那天邊可會有盡頭
只知道逝去光陰不會再回頭
每一串淚水伴每一個夢想
不知不覺全溜走......
這首歌可以說正是徐小鳳人生的寫照,太多人都看到了她的順境和華彩,卻少有人知悉她的逆境和悲哀,彼時抱病演出的她,已經(jīng)56歲,對于生命的感悟來得格外深刻。
她重出“江湖”,寶刀未老,一把歷經(jīng)滄桑的嗓音仍有醉人的雍容,動人的醇美。
那年,她的演唱會場數(shù)一加再加;報紙雜志為她制作的回顧特輯被一售而空。
10年的時間,并沒有沖淡歌迷那些音籟盈耳的記憶,小鳳姐,依然是歌迷的最愛。
她也希望自己永遠站在舞臺上,只要歌迷在,她就舍不得離開。
以女中音唱腔聞名的徐小鳳自1965年出道以來,以白光的《戀之火》邁入了歌壇,盡管最初有人以“小白光”譽之,但她一直在努力去掉這個標簽,因為她深知,任何卓越都是獨樹一幟的。
所以,徐小鳳一直在歌技上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,不斷地在音樂中尋找并創(chuàng)造屬于自己風(fēng)格的聲音。
她說過,“我用歌唱來代替我的語言,所以,我嚴格地選每一首歌,我用心地唱每一首歌。
爭取歌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它像儲蓄一樣,今天儲一個,明天儲一個。到你不斷地努力了相當?shù)臅r日,你才會發(fā)覺它是一個相當大的數(shù)目?!?/p>
2014年徐小鳳在紅磡體育館里舉辦演唱會
她得天獨厚,又敬事勤業(yè),一把華美馥郁、圓轉(zhuǎn)自如的嗓音傾倒了無數(shù)聽眾,征服了整個華語樂壇。迄今為止,她的歌迷早已橫跨老、中、青三代,廣布兩岸三地以及華人聚居區(qū)。
她的歌聲不浮夸討巧,亦不以高亢激越展抱抒懷,在曲徑通幽的娓娓道來中,在古意盎然的典雅端莊里,盡訴衷腸,以慰人心。
晏幾道在《鷓鴣天》中寫道:“云隨綠水歌聲轉(zhuǎn),雪繞紅綃舞袖垂?!?/p>
天籟之音就是有著如此之大的魅力:意隨清歌去,一醉在儂鄉(xiāng)。
想當年,不要說名噪一時的四大天王對她頂禮膜拜,就連張國榮、梅艷芳也要尊稱她一聲“小鳳姐”。
1982年,梅艷芳在香港新秀比賽上翻唱了一曲徐小鳳的《風(fēng)的季節(jié)》,獲得了冠軍;
劉德華和周潤發(fā)都曾在香港紅磡體育館給徐小鳳下跪以示崇拜。
2014年徐小鳳在紅磡體育館里舉辦演唱會,劉德華作為邀請嘉賓
劉德華甚至表示過,如果可以的話,他愿意養(yǎng)徐小鳳一輩子。
在歌壇上,演唱會的命名向來是制作團隊和主辦方都很頭疼的問題,但徐小鳳的演唱會主題根本不用主辦方苦思冥想。
自1987年其演唱會以“金光燦爛”命名后,“金光燦爛”就代表了徐小鳳,因為這四個字已與她水乳交融。
縱橫華語樂壇半個世紀的徐小鳳,早已成為香港演藝界的傳奇,她至今仍是香港紅館個人演唱會總場次最多的女歌手。
她的事業(yè)輝煌無比,但在感情上,卻“乏善可陳”。
據(jù)說徐小鳳曾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,其后交往過一個叫廖輝的男子,盡管兩人并非旗鼓相當?shù)奶熳髦希迷谙嘧R多年,濃情蜜意未轉(zhuǎn)淡,只是準備結(jié)婚時,廖輝希望徐小鳳可以和自己一起去美國定居,并要求徐小鳳把國籍改了,徐小鳳沒答應(yīng),這樣,一段金玉良緣便如風(fēng)而逝。
“一首好歌,可以把它固定在錄音帶上、唱片上,永遠不變,但一個人、一份情,又豈能如此簡單,永恒不變?”
他有他的索求,她有她的底線。她不能為了婚姻把自己身為中國人的國籍放棄了,他也最終沒有為了她,犧牲自己的遠大前程。
時至今日,徐小鳳仍孑然一身。
但她不覺得這是讓人憐憫和同情的理由,任何一種人生狀態(tài),它唯有成為你的心靈之選,才值得一過。
就像劉瑜在《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》中所寫的那樣: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,但那可遇不可求,真的,也許既不可遇又不可求,可求的只有你自己,你要俯下身去,朝著幽暗深處的自己伸出手去。
良人若不可得,那么,最要緊的是自救,自贖,自愛。
如果一個人也可以自成天地,饜足怡然,為什么要在不快樂的關(guān)系中去作繭自縛呢?
她在演唱會上曾和觀眾開玩笑說,人到了一定的年齡,就不比誰年輕,而是比境界了。
這個境界,不止是愛的境界,藝術(shù)的境界,更有人生的境界。
藝海浮沉,名利場上游走,她有太多的機會去投身商業(yè),或者在其他領(lǐng)域“長袖善舞”了,但她謹記自己是一名歌手,“不畏浮云遮望眼”,一唱就是五十年,縱貫黑膠、磁帶時代,一直唱到CD、Internet時代,變的是時代的軌跡,和聆聽的途徑,不變的是,徐小鳳始終以一顆熱誠樸質(zhì)的心,唱給萬丈紅塵,唱給天下有情人。
這個世上,有多少年輕時曾光華鼎盛的女子,最終淪入不可測的深淵,抑或以凄涼收束余生,只留下一聲長嘆。
她呢?自出道之日起,便在自己的心中,悄然劃下了一條線,楚河漢界,涇渭分明,不可逾越,對事業(yè)的態(tài)度,對姻緣的態(tài)度,對人際的態(tài)度,更有對人生的態(tài)度,清醒而自持,勤力而不茍且,這避免了多少旁逸斜出,避免了多少無謂的情海糾葛,人生羈絆。
上天有好生之德,但你知道的,命運之舵,最終還得由我們自己去把握。
就像樹深千尺,須根扎大地。然后,你才能枝繁葉茂,歲歲年年,開出紅碩的花朵。
但命運四季,各有其盛,夏花之絢爛,秋葉之靜美,都是人生宜時之景。
隱隱迢迢涼意濃,耳畔仿佛又傳來伊人的歌聲:不管明天,到明天要相送,戀著今宵,把今宵多珍重......文/薺麥青青